出走西灣工作坊目的在將學生帶離舒適的場域, 2019 年師生首度出發,出走校園,走進在地,以發現與解決社會議題,達成跨領域教與學的思惟與關懷。第一年五個關注議題均以人跟環境為出發,帶領學生思考城與鄉如何永續發展,關注議題分別為鰲鼓溼地 x 永續生態、金瓜石 x 地景敍事、台北市 x 智慧城市、旗鼓鹽 x高雄學、七星潭 x 海洋永續與食魚教育。第二年開始以三個主題持續深化,納入業界的共學實作,由學校及業界共創在當發酵作為:
課程整體規劃分為幾個階段,三個工作坊在每一年啟動前會針對主題、目的、進行方式、評分等進行整合性工作會議,確定三個工作坊的方向一致;第二階段為各自工作坊的進行 (摘要如下),第三階段為師生之成果分享與下一年度計畫之規劃。課程最大的難度為多方合作溝通、師生遠距移動及工作坊經費,目前計畫已克服困難,努力朝向第三年規劃。
鰲鼓工作坊課程規劃 : 透過三天的工作坊,學生將完成可以創造地方自身溼地價值的發展模式,參與同學將以不同的身分與視角介入,第一天以遊人的角度體驗溼地的美與故事,第二天以產業的角度跟著居民一起檢視漁塭、海濱契作、觀光產業的問題,第三天由雲朗集團及當地居民共同檢視學生提出方案之可行性。
七星潭工作坊課程規劃 : 透過三天的工作坊,學生將整合在地漁業資源,打造永續之在地海鮮料理,同時須結合地方之文化與深度,讓地方之產業不會落入一次性之觀光消費。
金瓜石工作坊課程規劃 : 課程透過訪談的方式採集地方記憶碎片,師生結合數位工具story map,利用2D、3D 等數位地圖,分別建構金瓜石的「現在、過去、未來」,回看過去地景所建立出的地景,觀察推衍當年留下複雜的產業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。
2019 第一年工作坊專欄 失而復得的樂土,鰲鼓溼地打造候鳥天堂的全民共學計畫 從大海洄遊到餐桌的食魚教育,在七星潭親身體驗永續海洋 2020 第二年工作坊報導 前進鰲鼓濕地 中山大學師生護環境推觀光 出走西灣 系列工作坊相關資料 相關媒體報導課程 守護環境推觀光 中山師生行銷鰲鼓溼地 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 中山大學師生走入鰲鼓溼地 曾獲美國景觀大獎 中山大學師生護溼地